援疆教师张明霞蒲景苑“充电”小记

分享教学经验

学习动作细节

座谈交流心得
□记者 韩立 王捷 杨颖琦 文图
“身子往后倒一下,然后放袖……手腕发力,一下收回来……”8月25日上午,在蒲景苑排练厅,来自临猗县贵戚坊小学教育集团、扎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土墩子农场学校的援疆音乐教师张明霞,在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优秀青年演员孙薛青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学习水袖功的每一个动作。当天,来自该团的南征、任超群、孙薛青、吴敏丽等多名优秀青年演员与张明霞深入交流,以戏为媒、以情为桥,为非遗技艺蒲剧艺术的传承,为蒲剧“走”进新疆、在边疆绽放光彩汇聚力量。
一
2024年8月,怀着对教育的热忱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临猗县贵戚坊小学教育集团的教师张明霞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土墩子农场学校。9月,学校戏剧社团正式成立,张明霞作为主要负责人,不仅教选了豫剧、秦腔等经典选段,更是将晋南的蒲剧带到了新疆,让孩子们真切感受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张明霞带领社团先后登上“土墩子农场丰收节”“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六师展演”“昌吉州群众村晚”等的舞台,参与了“家国梦·兵团情”家庭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展示活动,在当地赢得广泛赞誉,也让传统文化跨越地域有了鲜活的证明。
孩子们对张明霞的家乡戏蒲剧的强烈好奇心,让张明霞对“文化传承”“文化润疆”有了更深的感悟:“非遗文化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顺着情感脉络扎根任何土地的种子。”她希望蒲剧也能翻过天山,让孩子们进一步领略蒲剧的艺术魅力,让蒲剧的韵律成为连接晋疆的又一条纽带,在当地开花结果。
二
作为声乐教师,虽然会演唱一些蒲剧的唱段,但对蒲剧的专业呈现仍然不够精准。因此张明霞希望通过此次分享交流来“取经”:“怎么能让边疆零基础的孩子们掌握一些蒲剧演唱技巧?”“女生和男生又分别适合哪些相对简单的蒲剧特技?”“如何把蒲剧的精髓融入教学?”……
针对这些问题,优秀青年演员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提出女生适合水袖、男生适合花棍;有的建议借鉴本土蒲剧进校园的演出成果,遴选《柜中缘》《拾玉镯》等成功范本;有的提出可以分段录制教学视频,将动作要领一一拆解,有助于孩子们学习;有的主动表示,愿意后续将适合孩子们的唱段录好发给她,为新疆学生提供教学样本,方便她在新疆课堂上开展教学……
交流不止于“说”,更在于“传”。优秀演员孙薛青现场为张明霞示范了蒲剧水袖功出袖、甩袖、挥袖、叠袖、收袖等练习方法,手把手教授其动作细节,并将视频录制下来随时方便张明霞跟学。“援疆的张老师今天特意过来学习,这份对蒲剧的热爱和情怀深深触动了我。”孙薛青说,平时他们也会参加一些戏曲进校园活动,知道对蒲剧艺术坚守的不易。“孩子们只有先了解,才会产生兴趣,继而喜欢、热爱,我们也希望能为蒲剧扎根新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孙薛青说。
优秀演员刘泉佚恰好是张明霞在艺校任教时教授的第一批学生。“张老师能把蒲剧带到新疆,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真的很不容易。看到她在新疆为蒲剧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所作的贡献,我非常感动,一定会尽己所能地支持她。”刘泉佚说,随后他会将打花棍的视频分段录制好发给张老师,为蒲剧在新疆的传播添砖加瓦。“能助力蒲剧走进新疆,让边疆同胞感受这份文化魅力,我们感到特别荣幸。”刘泉佚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三
此次交流会虽短,但架起了一座特殊的晋疆文化交流桥梁。蒲剧是山西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张明霞说,每每孩子们在台上表演,台下如雷的掌声传来,让她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这次的学习太实用了,有了专业的指导,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也更有信心把蒲剧给孩子们教授好。”张明霞笑着说,脸上满是期待。交流会之前,张明霞还先后拜访了蒲剧名家武俊英、景雪变。她们对张明霞在新疆传播蒲剧的做法也都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这也让张明霞更加胸有成竹。“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我要学习的闪光点,她们的鼓励让我感到温暖和力量。”张明霞说。
蒲韵悠悠,跨越千里连接晋疆两地。艺术的河流从来不会因为地域的距离而断隔,反而因为文化的交融碰撞出更加绚丽的火花。这场以艺术为纽带的戏曲文化交流,不仅是蒲剧传承的一次生动实践,更为文化交融注入了温暖的力量。我们也期待,蒲剧可以扎根边疆课堂,助力文化润疆力量。
1、凡本网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运城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运城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运城公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秦晋之好旅游一卡通”上线 |